當大學老師的要件:發表?

Chen Fang-Yu 陳方隅
10 min readApr 1, 2022

最近有一篇弄了很久的期刊文章接受刊登了!!
這是一篇團隊的作品
第一年當老師,平常備課實在花太多時間,研究時間大幅壓縮
還好,先前的計劃仍然繼續進行下去
團隊合作的東西也持續寫

不過,這就令人想到一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故事
在夢境裡面,有一位自承接受海外資金、持續在台灣大力散播疑美論、陰謀論的直播主
不斷地在網路上宣稱我沒有資格當老師
他的理由一開始是:
我竟然跟大家講說美國選舉沒有舞弊,這就是在說謊!!
(即使我一直講說美國的各級法院,包括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們都已經認定沒有舞弊)
後來他發現一個「重大」的理由:
我竟然沒有一篇論文是單一作者,這真的是太可惡了,這樣怎麼可以當老師!!(然後還順便罵我跟洪蘭一樣!!!)

接著這位仁兄就在臉書上面、甚至在一些line群組之類的地方不斷講說我沒有單一作者的論文,因此沒資格評論他、沒資格評論美國政治,也沒資格當老師

先前一直覺得這實在太荒謬了,不值得回應
但最近覺得,就用這個機會來談談什麼樣的資格才能當大學老師
這應該會滿有趣的
而且也可以對目前正在往學術之路邁進的人們有一些啟示(吧?)

— — — — —

首先要講的是,每個人要進到大學教書的路徑都非常不一樣
從申請博班開始,讀書的過程 (在美國會有一些雷同之處,因為美國的訓練方式就是一套工廠式的SOP,所以每個人都會修很多的課,經過資格考,然後開始寫論文),寫博士論文的過程,接著就是找工作
這邊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困難之處

以我自己同班同學11人來說,念到最後畢業的大概就只剩六七成
最後成為一名老師的,大概剩下五成,5、6人這樣的比例
我的學校學系在排名上面並非頂尖
但仍屬於一線的研究型系所,大概在美國排名25–30名上下

*我的博士論文完成心得https://reurl.cc/oeKgEQ)。
找工作的心得另外寫了一篇不公開的,如果市場上的候選人們有興趣的話,到接近的階段歡迎來詢問討論。

以社會科學來說,博士一直都是供過於求
(自然科學可能相反,因為業界給的待遇很好,學界的許多科系反而很容易會招不到人)
所以最近有個趨是是不少人往「資料科學」方面發展

那麼,到底要找到大學教職的條件是什麼?一定要有出版作品嗎?

要走學術這條路,以社會科學來說
最重要的原則就是:Publish or perish 「沒有出版就會死掉」

所謂的出版並沒有一個規定可言
這很多事情都是約定俗成、自然而然形成的「市場機制」
不過,這邊的出版指的是正式的期刊論文出版(所以如果很斜槓去寫一些非學術類的書、或者即使是學術的書但不是自己專業領域,甚至是教科書,絕大部份都不算數的)
至於期刊要什麼等級,這個各校系會有很大的差異

美國的學校絕大部份都不會規定說一定要幾篇期刊文章才能畢業
更不會有人規定說要幾篇文章才會有工作offer
但是,只要去看一下市場上的candidates他們具備什麼條件
大概就可以估算說自己可以找工作的種類或層級大概是什麼

找工作大概會有兩階段,系所會從申請者當中挑選最有興趣的幾個人,然後邀請到系上來面試

在第一階段,就以美國所謂R1級的學校來說(R1指的是第一級的研究型大學,以政治學來說,大概有七、八十間)
每一間都需要很多的publication、或者至少要有頂尖期刊的出版品才能進得了面試
沒有publication直接在第一關就篩掉,看都不會被看
這個出版的數目、期刊的等級,都沒有一定的標準,但大家心裡有數

不過,也不是所有學校都是R1
美國還有很多教學型的學校、學院(liberal arts,強調的是小班教學與高度的師生互動)
在這些學校,很多時候你只要有清楚的研究計劃、有一個工作中的主題
這樣大概也是可以取得面試的門票

當然,現在的趨勢是申請教學型大學的候選人,很多也是一拖拉庫的發表
但這些學校看重的能力絕對不會是以研究為主
而是以你到底對教學有沒有經驗或熱忱為優先考量
我自己曾經有過一次面試的經驗,在整場面試當中,完全沒有被問到任何一丁點關於研究的事情,全部都在問教學經驗、教學方式

所以簡單來說,發表期刊文章,通常會是進入研究型大學的必要條件
(但不是充份條件)
等於就是第一關、取得面試門票的一個基本條件這樣

— — —

而在台灣的話呢?

其實並沒有所謂一定要有發表論文的慣例或規定
每個系所會根據當時的需要去選擇人選(這跟美國是一樣的)
通常考量的重點是:當時系上最缺的專長、最需要開的課、候選人面試表現,以及未來發展性等等因素

重點在於,如果有正式的發表作品
對job candidate來說的幫助就是取得面試門票的機率變高
但從來不可能有一套定律去講說,沒有發表就不能怎麼樣
目前並沒有哪間學校推出一個規定是說要有幾篇文章才能當老師
已有一些學系推出標準,說你如果符合一定的發表數,那可以申請額外的加薪獎助之類的
(台灣的大學教授薪水是全台統一公定價,若要加薪只能靠零星的獎金,或者是名額很少的教育部或科技部獎助計劃。這些獎助計劃的標準,通常就會是研究發表的數量和品質)
當然,更不會有什麼「一定要有單一作者的文章」這種事了

我先前博班心得那篇文章裡面就有講到
到底怎麼樣才能夠得到教職呢?

韋伯說:「偶然」(Zufall)、「機遇」(Hazard),而非實力,才是最終決定你成為教授的因素

我非常認同這句話。運氣真的很重要。
很多事情是自己無法掌握的,以及很多事情是必須要很剛好。
例如你找工作的時候,有沒有開缺,尤其是有沒有開出符合你專長的缺,這是非常看機緣的

假設你的專長是國際關係
但剛好某系這學期開出來的缺是希望找人來教比較政治,那你的發表再強大也不會被錄取

還有一些我們外人很難得知的條件
以美國來說,各系還會有一些複雜的考量
例如該學期可能校長跟大家說一定要找一位「少數族裔」的人
那可能少數族裔身份的人,取得面試機會就會變得較高
又如,在一些名義上的宗教學校,候選人的信仰、意識型態等問題可能也會被考慮到(各系大概不會希望選一個會跟學校高層起衝突的人進來吧!)
這些因素就完全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而且也不可能明寫出來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自己能掌握的部份包括兩大項
1、發表數當然是愈多愈好。
如果沒有發表,就很可能會在第一關就被刷掉。
不過,這邊說的是愈多愈好,不是說非有不可,並沒有人規定說一定要怎麼樣才可以。
如果沒有發表,那麼一份好的研究計劃就很重要了!

2、如果順利拿到面試的機會,那就要好好準備
把那個專屬演講時間的內容準備到最好,然後也把一些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練一下。

— — — — — —

回到那位夢境中的受僱直播主的論點,他說我「沒有單一作者的文章,所以沒資格當老師」
這真的是完全搞錯了找教職的條件
其實,有幾篇論文、論文投稿期刊的等級、研究的成果和影響力
這些事情從來不是讓你可以當上老師的必要條件
而是在下個階段,也就是從助理教授到副教授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指標

簡單來說,要檢驗一位學者做研究的能力
應該是看成為老師「之後」的幾年內,做了哪些研究
而不是去看博士階段做了什麼研究
畢竟,博士論文就是這個階段的小結

每個學科還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慣例
像是經濟學,通常上到job market的時候,你會需要一篇很強的job market paper,而這樣的paper 通常來說是還沒有發表的(以上是我聽到的,可能不是很精確,如有錯請指正)
然後有些學門是會看book manuscript的完整性,而不是看published paper
總而言之每個學科都不太一樣,但具體而言,手上「有作品」是很重要的

博士階段最重要的研究,就是博士論文
通常對一個剛畢業的博士來說,找工作最主要的依據,就是博士論文
針對一個菜鳥助理教授,去拚命質疑說在博士班期間寫了幾篇論文,這完全搞錯重點了
所以我先前針對這位陰謀論直播主的「指控」只有簡單回應一句:
學術工作的資格、產出,都有一套學界的評鑑方式,要批評也有一定的批評方式。​
胡亂取用的標準只會讓自己看起來距離學界更遙遠而已。​

(BTW岔題談一下:說也奇怪,台灣的學界有一套潛規則,就是不能夠拿博士論文出來發表或者繼續申請計劃經費續作。
這個規定是非常不合理的,因為在美國,通常大家都把博論當做第一本書、第一個project的「初稿」和「起點」,而不是把博論當成一個計劃的終點。
不過這邊不是本文的重點)

另外,「單一作者」的文章這件事情,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事
博班期間的發表就是多多益善
沒有什麼一定要發單一作者文章這件事

當然,可以發這種文章當然最好,代表自己夠厲害(如果要在美國申請研究型大學的教職,這類文章當然就是必要的條件)
但是我從碩班開始就聽到很多老師的鼓勵,說我們做研究一定要「打群架」

後來我在博班期間也體會到這個道理
例如我們曾經三個人湊出研究經費來收data,收到的東西大家都可以用
或者四個人合寫文章,每個負責最專長的部份
大家一起把問卷設計出來、收了data之後
有人分析數據,有人寫前言,有人整理文獻和理論框架
之後一起把文章寫出來

這種團隊合作的產出,絕對是一加一大於二的
每個人都做自己專長的事情

TPI就是四位學者們共同組成的研究以及寫作組合(FB

再者,評論一篇研究,從來都不會是從作者排序、作者數目來看
而是要去看研究者到底有沒有參與在其中
學界有時候會傳出一些陋習,就是有些學界大老、實驗室負責人
會平白無故地要求要掛名為文章的作者
在沒有實質貢獻的狀況下去掛名作者,那是違反學術倫理的事情
但如果對某個研究有實質貢獻,那麼列為作者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對於論文的指控也是一樣
要指控別人寫出一篇論文,並不是去指控他說「跟別人一起寫」
合寫文章從來都不是問題,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如果真的有什麼弊端
應該是要去證明這個人根本沒有參與到這份研究,卻掛名在上面
這才是真正會有問題的地方(事實上這也是某些學門會傳出來的江湖傳說重大問題)

整天隨便指控別人洪蘭,我個人是不太懂是什麼意思啦
洪蘭到底有沒有做那些她掛名的研究,那也是她的學門內去處理的
我們也不好隨意憑空猜測

至於我所參與發表的部份,內容都是經由每位作者們同意才會刊出來
要指控我亂掛名,這位陰謀論直播主肯定拿不出證據的

在夢境裡面的這位主人翁,可能一切都是自己的幻想吧?
這位仁兄一直以來對我的批評都是如此
不過對他來說,證據可能也不是很重要
畢竟,會一直拿著郭文貴、班農這些在美國都被認定是詐騙的內容
來當做真理一樣不斷放送到中文世界,可能是真的分不清楚現實和夢境的區別?

還有一個更有趣的攻擊,夢境中的這位仁兄說我「掛名推薦很多書,但是都沒有看內容」​
​這個指控真的非常厲害呢!​子非魚,安知我有沒有看?​???
還是說big brother is watching me,有人可以感知到我到底有沒有看書?

坦白說,我也沒什麼好直接去回應他的
有些人需要流量
這大概也是現在社群媒體時代的特性吧
我不需要流量,自然不需要跳進去玩這些

— — — — —

最後的一些心得是,其實,我自己知道自己的學術實力和程度在哪裡
每個人對於學術工作的選擇,都會去調配出要投入的程度
除了學術研究,其實還有很多的部份要去分配時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有些人真的很厲害,可以在研究上面持續產出而且還得到很多獎項肯定
有些人是把時間投入到公共參與的部份,或者是參與公共知識的產出
有些人則是在教學上面很投入,讓學生獲得很好的啟發
這些事情都很重要,沒有價值高低之分

當然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達到學界對老師們的最起碼標準
例如研究方面,就是必須要有產出,然後在台灣的話則是大家都會一直要求你要投科技部計劃
這就是「行規」

對於現在仍然在博班階段的朋友們來說
最重要的事情,正同許多人對我的鼓勵
我想要跟所有還在博班奮鬥的朋友們講的就是:
A work done is the best work.
一篇寫好的論文,就是最好的論文
一篇發表出來的研究,就是最好的研究

弄一篇作品出來真的是要花很久的時間
希望同行朋友們都繼續加油呀!!

--

--

Chen Fang-Yu 陳方隅

政治學的研究者、實踐者,菜市場政治學及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在東吳大學政治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