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國家比較有效率?
這波Covid-19病毒造成的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帶出一個討論: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哪個效率比較好?
其實就算不是疫情影響,平常就已經很多人在稱許「開明專制」的國家,可以達成最好的「效率」。
這其實是一個誤會。
先看效率的定義,引兩個google來的參考答案:
『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會資源以滿足人類的願望和需要』
『效率強調資源的有效利用,指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產出,也就是「把事情做好(doing the thing right)」。』
所以,效率意思是說一件事情做得快,然後用的資源最少、滿足的人最多。
這應該是符合常識的定義。
獨裁國家做決策的確可以很快,這是事實,因為獨裁國家沒有各種選舉、審議、法定程序,一切只要統治者說了算。如果我們比較一些所謂「開明專制」的國家,他們的確大型建設可以蓋很快(因為例如「徵地」不需要經過公告、公聽會、議會通過、法院訴訟等程序;如果遇到釘子戶可以直接「被消失」)。
但獨裁國家真的可以用「最少的投入滿足最多人」嗎?恐怕就不是了,因為大量被犧牲的人,還有其他各種成本都要算進去。尤其,大型建設做很快,但是錯誤的決策肯定會比民主國家還要多很多,例如中國大陸光鮮亮麗的大城市發展背後,其實還有很多發展失敗的「鬼城」,大型建設做了一大堆但是並沒有發展起來。還有在大開發的背後淪落為邊緣人的那些人民,這些都是成本。國與國之間的比較也是,有經濟發展起來的獨裁國家,但大失敗的國家比比皆是。(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各種政策背後都缺少審議程序,也沒有媒體監督)
又如這次的疫情大爆發,許多人覺得中國好像「控制住」疫情了,是開明專制政體效率的展現。事實上中國的數字是需要打上許多問號的,我們不知道真實的疫情狀況,有大量的人是根本沒有確診就死掉了,而在所謂控制疫情的過程當中,許多人的基本需要是根本直接被忽略的。
舉個例子,中國宣稱武漢地區已經「零確診」,然而各地仍然禁止武漢人民自由移動,電影院仍然關門,顯見中國官方自己都沒有把握說武漢地區已經真的控制住疫情。
我們的確會看到中國可以把事情做很快速,但背後看不到的大量人命犧牲、護理人員犧牲,以及其他各種類似決策背後的失敗之處,在在都是獨裁帶來的「不效率」。例如隱匿疫情造成大爆發,這其實原本是可以控制住的,後來的這些「快速、有效率」的處置,其實完全都是浪費的資源。
先前各種大規模的環境事件,例如毒奶粉事件,各地的汙染事件,像中共這樣子被認為是開明專制的國家,其實都因為治理的模式而帶來太多的失敗之處,而且在處理危機的時候都是同一套的作法:維穩優先,輿論控制優先,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比解決問題重要。在危機過後,獨裁政府又可以把「處理危機」宣傳成獨裁政權的勝利,這些事情是不斷循環的。這就是獨裁政治的邏輯:做決策時考慮的是統治菁英的利益,而不是全民的利益。
*拙文,【為什麼中共要隱瞞疫情?認識獨裁者的統治邏輯及其困境】
如果要比較效率,就不能只看成功的部份,連失敗的部份也要算進去,處理的成本也是成本,善後的時間也是時間。這些都算起來,效率就沒有了。
— — — -
如果我們回歸政治學經驗政治的討論來看,我們很少會看到有人直接拿「效率」來做比較,原因就是所謂「做得快」很難定義,而且,是要比「哪些」政策、哪些建設呢?比較時間該拉多長或多短?國家治理涵蓋的面向太多,指標很難選。又,各種政策背後隱藏成本怎麼算?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讓「效率」很難直接拿來比較。
但我們會看到有許多文章討論民主與獨裁的治理績效,例如民主與獨裁比較兩者誰的經濟發展比較快,誰的不平等程度比較高,各種發展指數、幸福指數誰比較好。
*拙文,【民主真能當飯吃:威權政體對人民「弊大於利」】
過去研究指出,事實上獨裁國家的經濟發展並沒有比較快(的確有發展很快的國家,但每個國家經歷的經濟發展階段不一樣,而且發展失敗的獨裁國家比比皆是),獨裁國家的人權保障顯著較低,發展程度和幸福指數等等都是顯著較低的。
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些研究講的是長期平均來看的機率。當然是會有一些獨裁國家在某些方面的表現是很好的。社會科學的理論都是機率論式的,不可能全稱命題。
引一段學術研究的結論:「整體來說,雖然民主的治理方式大概無法讓人人都迅速發大財,但是確實能讓民眾普遍活得較久較健康、嬰童死亡率較低、就學與識字率都較高。威權政體中雖然不乏表現較佳者,但多數在這些識字衛生指標方面與民主國家有不小的差距。」
*王奕婷,【民主真的能帶來美好生活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也可以下一個結論,獨裁國家「平均而言」在這些公共衛生的政策方面是沒有效率的,因為花了很多時間和資源,但是並沒有達到好的結果。
人們平常在講說開明專制比較有效率的時候,也要很小心案例的選擇,以及我們在乎的不同價值取捨。例如,人們覺得新加坡做任何決策都很有效率,經濟發展也很好,但這背後是人民幾乎沒有言論自由和公民權利,而且貧富差距相當大,許多政策指標其實是很落後。(參考統計數字)
那我們為什麼不拿瑞士這種小國家來比?他們什麼事情都要公投(而且每一案都要討論好幾年)、決策絕對稱不上「快速」,但他們是全世界最有錢的國家之一。許多人稱讚新加坡,但為什麼我們不向瑞士看齊呢?在瑞士,每個人保有絕對的公民自由權利,經濟發展模式又是最好,何必學新加坡?我沒有說新加坡不好,我是說,學新加坡的話我們必須要放棄的東西很多(例如言論自由),每個國家有自己的發展方向。
的確,民主並非完美,也並非在每個需要決策的時候做出最好選擇。事實上,民主程序本身追求的價值也不是把事情做得快,而是要盡可能符合多數人的利益。民主政治下的某些機制和特色,其實也並非最好的結果,例如有研究指出「經濟危機」比較容易發生在民主國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權力受到限縮、可能反應不夠快。
*顏維婷,【你知道金融危機比較容易在民主國家發生嗎?】
然而,研究也指出,該做的事情是檢討金融危機發生時的預防和解決機制,而非以金融危機來強調民主的不足或者專制較佳。這其實在每個領域都適用。
------
後記:
以上這些討論都只是在談「效率」。事實上,「開明專制」的這個「開明」本身就有很多值得討論之處了。不給人民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的政體,真的可以稱做開明嗎?我認為是不行的。因此,政治學的研究當中並沒有一個分類叫做開明專制。
以上是跟一位朋友的討論(辯論?)之後我自己的一些結論。我很斬釘截鐵地說:獨裁國家效率不會比較好,講說專制比較有效率的論點是錯的。而且我還加了「句號」來強調。
但這個句號好像引起別人不快與不解,所以就寫一篇來解釋。
我認為身在民主國家,當我們要講專制國家哪裡好的時候(或者,很多時候有些人會用「XX與OO一樣爛」的這種修辭),都必須要很小心,尤其在這個威權價值擴散(authoritarian diffusion)的時代。
最有趣的是,每一個獨裁者都說自己很民主。
圖為中正紀念堂大廳。寫作本文的今天(4/5)剛好是蔣介石的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