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完成心得

Chen Fang-Yu 陳方隅
7 min readMay 23, 2021

(這篇是先前發在臉書上的心得文,移到Medium來)

本文摘要:
正如同許多人對我的鼓勵,以及我想要跟所有還在博班奮鬥的朋友們講的就是:A work done is the best work.
一篇寫好的論文,就是最好的論文
一篇發表出來的研究,就是最好的研究
不管怎麼樣趕快把該做的事情結束掉就對了啦!

— — —

2020年7月29日,收到老師的信說修改版本過關!
這就等於是正式通過了。
現在疫情期間,所有的動作都是在線上進行。
晚上把論文檔案上傳,給學校審核。
2020年7月31日,論文通過學校系統審核,送出到ProQuest上架。

上傳檔案的當天感覺很奇怪(不是奇妙喔,是奇怪)
就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有一點提不起勁的感覺,連心得也不太想動筆
可能我真的拖太久了
也可能是疫情關係,關在家太久了
整個心情就是悶悶的
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子斷斷續續地在寫,有一種忽然結束了的感覺

隔天的慶祝方式是一邊帶小孩一邊手工做了100顆水餃(?!)
忽然想到天上的爺爺,每年都一定要吃的水餃已經很久沒吃到
很想跟他說我完成學業了!

最後我終究沒有寫英文版的謝辭。
有很多原因。
主要原因當然是覺得英文很難寫…..非學術類的寫作更難。

當然,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

首先當然是要感謝爸媽,在二、三月這個非常時期遠道而來,幫忙顧小孩,尤其在學校關閉之後尤其重要。
在這最後的四、五個月內,我大概寫了整份論文的六七成以上內容,這真的是必須要一鼓作氣。

然後是指導老師,總是很仔細、耐心地給我超多的建議,中間真的是有很多超級有趣的討論。

當然也要謝謝我們系上老師、口試委員們的指導。
同學們之間的鼓勵也是非常重要。
感謝一路上曾經教過我的老師們,以及所有曾經一起討論、學習、做研究的夥伴們。
感謝一起吃飯、聊天、「取暖」的朋友們。
原本打算趁著口試的機會以及這個暑假,來一個美國東部大旅行,拜訪老師和同學們,但這段期間只能關在家裡。

感謝頁我寫的是:Dedicated to my family.

— — — —
口試當天我的記錄是這樣的:
在心中想了很多遍到底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是什麼狀況,也曾經擔心過會不會永遠走不到這一天了?
但沒想到的是會用這種方式來了結。
是的…
博士論文口試,用Zoom(我們學校特約的視訊軟體廠商,同時也仍然是很多地方的預設平台)

在出國的時候應該沒想到這一晃眼就是八年
「博士候選人」這個名號用了幾乎快要五年之久
當時大概更沒想到,幾乎整本論文的七八成是在最後這半年才完成

口試完的第三個月,壓在快要截止日之前,我終於通過修改了。
而且因為疫情關係,一切都是透過email:老師傳了封email跟系辦說我通過了
沒有一個白紙黑字的口委名單以及簽名
其實博士論文上面當然是沒有老師簽名的,甚至連口委清單都沒有
這本來就是學界的慣例


博班讀了八年實在是非常糟糕的學術榜樣
第四年開始就離開學校
也因此沒什麼教學的機會,甚至把所學的一些工具都一一忘光
到第六年才口試大綱,經過一年多才蒐完資料,又再經過一年才寫完。
其實也不算寫完,因為時間的關係
我沒有申請延長期限(資格考後五年內必須畢業)
跟老師討論到底該怎麼樣把手上的材料寫成還算像樣的東西出來
所以很多想做的部份其實就只能留待以後了

說真的,我自己知道自己的學術實力和程度在哪裡
這份論文真的就如同老師給的評語,非常thin。
不過,正如同許多人對我的鼓勵,以及我想要跟所有還在博班奮鬥的朋友們講的就是:
A work done is the best work.

一篇寫好的論文,就是最好的論文
一篇發表出來的研究,就是最好的研究

不管怎麼樣趕快把該做的事情結束掉就對了啦!


在畢業的當下其實對未來是很不確定的
我當時寫下來說:

之後要做什麼呢?坦白說還真不知道。
疫情影響,今年開始的工作職缺幾乎都取消了,連博後研究員的缺都幾乎沒有。
在很多學校甚至已經把拿到終生職的教授給解聘,而在華府的智庫,很多資深研究員被轉成兼任,所有新開的缺當然全部都只有兼任而已了。
這種一生難得一見的大蕭條,我們剛好就遇上了,那也沒辦法。
前幾年市場上還在消化2008金融海嘯後的職缺緊縮,所以我們該說一生難得兩見的大蕭條?但現在最新統計數字是比羅斯福時代的大蕭條還衰退更嚴重。

要讀博班的人真的要好好想想人生規劃的問題
讀完都幾歲了
沒有家人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在博士班的漫漫長路當中,偶爾(真的是非常偶爾)會有那種
想要跳起來大叫「YES!!!!!」的時刻
例如卡很久的問題終於想到了解決方式
例如蒐集了很久的資料然後跑出來是自己預期的樣子
例如某個變數跑出來證實我的研究假設打敗了對立的研究假設
例如老師說你某個地方卡了非常久的論點修改得很好
又或者是好不容易投稿上了一篇期刊論文

但在學術這條路上,絕大部份時候(大概有95%以上?)都是非常孤單
這樣的孤單是心理上的(懂你在做什麼的人實在太少了,然後要經過很長很長很長時間的折磨才能發表一篇作品)
同時還有生理上的(坐在電腦前面一整天,然後很多人都會有嚴重的肌肉或骨頭疾病。而且如果家人不在身邊那就更孤單了)。

很多人說,寫論文就像生小孩一樣。
說真的我不太知道哪個比較難……雖然小孩也不是我生,但養起來的確就是甜蜜的負擔,等到小朋友上床睡覺後,工作時間才開始,而這時往往已經身心俱疲,沒有體力再思考了。

— — — — -

口試的時候,老師問了兩個有趣的問題

1如果你繼續關在家六個月時間,你要加什麼東西在論文裡面?

我回答說要加更多的比較歷史個案,尤其東南亞國家
在一開始我的論文題目是鎖定東亞國家的威權政黨,後來決定做全球的比較
蒐集了cross-national data
因為時間關係所以拿掉了原本要做的個案,如果可以的話當然要把它完成

最後,我加了印尼和菲律賓的比較
但內容還是非常簡單的
拿給區域專家看大概也是會被砲
但現實就是在這個pandemic的時代實在很難出門蒐集資料……
work from home也改變了所有生活型態
至少架構寫出來了
以後有機會再深入探討

2如果時間倒轉回博班的第一天,你要對自己說什麼??

我回答說:趕快離開博班,還來得及

不是啦!!我當然沒有這樣說。

我是說,做事情要一鼓作氣完成,不要一直拖
然後不要開太多副本,最好專心做幾個專案然後好好完成
不要太貪心、不要總是覺得有興趣的事情就跑去做


(望向待寫清單……)

是說,這幾年來我的花最多時間的地方
除了家長之外,還有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真正在學術上獲得的成就感實在太少了…


最後要特別紀錄一下
在四月份交出論文檔案給口委的隔天,我夢到了林繼文老師
在菜市場政治學創刊時,他曾經說過:
「政治如交易。交易就像菜市場,雖然吵翻天,但還是要付錢。
市場裡可以看到人類最黑暗和最光明的兩面,而這兩面相互依賴。」

真的是很感謝老師的鼓勵

而在我交出論文全文的當下
剛好遇到台灣政治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李登輝前總統)去世
我看到有人描寫李登輝前總統也是這樣寫的:
他身上有光明和黑暗的特質和經歷

對這段話特別有感觸

我的論文主題是威權政治
討論的是獨裁者為什麼要建立政黨的基層組織來做統治

我很幸運出生在解嚴的那一年,成長於民主化的世代
台灣很幸運地在各種機緣以及人們的努力之下,走上民主化的道路
而且現在站成中國的威權擴散海景第一排

在人類的歷史上,
民主政治建立的時間是非常短,而且又格外地脆弱
我們面對各種政治交易以及其中的光明黑暗
必須要特別小心去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寫一寫不知道怎麼結尾
有點想要寫成勸世文叫大家不要讀博班
也有點想要記錄說這些年來到底在做什麼
如果來亂套最近網路上最紅的的公式說「像極了什麼」
或許就是………像極了論文的產出過程?

--

--

Chen Fang-Yu 陳方隅

政治學的研究者、實踐者,菜市場政治學及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在東吳大學政治系服務。